adtop
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 正文

“玩”出新花样让假期焕发消费新活力

从四川乐山大佛—峨眉山的低空旅游航线首飞,到湖北孝感的大型沉浸式水上夜游演出;从安徽马鞍山长江不夜城的百场特色表演,到湖北宜都改造废弃老厂房形成的“农业+文旅”新业态……“五一”假期临近,各地“上新”新场景、新产品,消费市场热潮涌动。

交通运输部预测,“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再创历史同期新高。一些旅游服务平台预计,2025年“五一”假期的旅行热度或将达到2023年以来“五一”假期的峰值。

“五一”假期是消费市场的“黄金周”,但如何让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动能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各地应优化政策措施、创新供给、推动下沉市场提质,让“五一”假期成为促消费的强大引擎,激发出“流动的中国”更大生命力。

其一,优化政策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可发放文旅消费券、推出景区优惠套票,以真金白银的补贴举措助推旅游市场新热潮;另一方面,简化审批流程,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开发,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音乐节、市集等活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服务质量,让游客愿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

其二,深化“文旅+科技”融合,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科技正成为文旅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各地应充分利用5G、AI、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传统景区向智慧化、互动化转型。例如,可借鉴孝感市的水上夜游模式,在更多城市推广光影秀、数字文旅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吸引力。同时,鼓励低空旅游、虚拟景区等新业态发展,为游客提供“上天入地”的全新体验。

其三,挖掘县域经济潜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湖北宜都的实践表明,废弃资源通过创意改造可成为文旅新亮点。各地应结合本地特色发展“非遗+旅游”“农业+研学”等模式,培育精品民宿、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吸引城市游客下沉消费。此外,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县域游既叫好又叫座。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带动效应显著。从交通、餐饮到零售、文创,一条文旅产业链能激活多个领域。各地需以更开放的思维推动文旅融合,以更创新的供给满足多元需求,让“假日经济”转化为“日常经济”。当“玩”处不断涌现新“花样”,“流动的中国”自然成为促消费、稳增长的强大推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文

  • 小鹏G9:听人劝,吃饱饭 小鹏G9:听人劝

    刚上市两天就重新梳理车型命名与配置规划,小鹏G9的这番操作放在汽车圈里可...

  • 全新smart精灵#1首批交付盛大开启 全新smart精

    不负期待,如约而至。今日,作为新奢纯电汽车科技品牌 smart...

  • 只此青绿吉利星瑞2023款登陆重庆,11.37万元起能否拿下A+市场? 只此青绿吉利星瑞

    今年的雾都在经历过夏季的高温之后,却早早的在初秋的9月带来了丝丝凉意。不...

  • 福特“小猛禽”确定国产,价格简直不要太亲民 福特“小猛禽”确

    严格来讲,以前皮卡在国内并没有太大市场,但随着皮卡在各地的解禁,在国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