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您的位置:首页 >快讯 > 正文

上汽大众贾健旭发起逼宫,合资车企生存周期只剩两年?

履新8个月后,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发起了“逼宫”。

根据最新消息,最近上汽大众与外方股东大众集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核心诉求是调整在华合资企业的定位。

少帅贾健旭直接“发难”,表示希望调整能够更快一些,甚至表示“市场留给合资车企的时间只剩下两年了”,“要么是go big,要么是go home”,已经没有第三个选项。

看到这个新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贾健旭在德国人那里危言耸听。上汽大众即使不如前些年的风光,也远不至于到考虑go home选项的地步。

作为合资公司的一把手,贾健旭为什么这么说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精神死亡与肉体死亡

今年1-9月,上汽大众的累计销量为832,328辆。相比巅峰期确实有所下降,但似乎远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虽然合资企业的整体销量在萎缩,但德系车本身的市场份额依然维持得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汽大众似乎并不危险,更不用说会在两年之内垮掉了。

那贾建旭为什么要“危言耸听”呢?这其实是一个精神死亡与肉体死亡的问题。

2012年第四季度,诺基亚依然卖出了1590万台手机,甚至当时股价还上涨了16%。但我们复盘一下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就知道早在2010年6月8日iPhone 4发布,诺基亚就已经“死了”,之后的几年苦撑不过是因为之前的“惯性”太强,让这家巨头在高位维持了一段时间。

说白了,企业的核心就是产品。当你的产品失去竞争力后,市场的落败只会是时间问题。也许并不只是iPhone 4,甚至只是乔布斯决定进军手机行业,打好iOS系统以及触屏时代的腹稿后,诺基亚就注定走向没落。

贾健旭说的两年时间,可能指的就是这个。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时代确实是变了。朗逸曾经的对手只有轩逸、英朗,如今却要面对9.98万的秦PLUS;途观曾经与CR-V战得不可开交,但如今的SUV销冠似乎早就被Model Y霸榜;还有曾经的精品小车Polo,如今的市场早已被一众电动小车占据,这些合资A0级小车几乎是全线退散。

上汽大众还能支撑,一方面是因为它在过去几十年积累了非常好的口碑,甚至还能蚕食其他二三线合资品牌的份额,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确实还没出现iPhone 4一样的产品。

但按照目前深度卷的趋势,“爆出”这样跨时代的产品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比如最近大火的问界新M7,推出首月订单就突破了6万台,很多玩法正在极速改变。

全力回血,依然不够

在来到上汽大众之前,贾健旭曾长期在在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担任CEO,带领这家零部件供应商从负债累累到成长为行业巨头。正因为有这样的成绩托底,这位45岁的少帅才会临危受命出任上汽大众总经理。

贾健旭的表现也不负众望,尤其是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更是立竿见影。贾健旭上任后,立马为上汽大众提出了小车电动化,大车PHEV的战略,将ID.3为代表的小型通勤车作为主推对象,对ID.3进行了大幅度的价格调整,甚至引起了很多德国本土媒体的“声讨”,因为国内ID.3的价格只有德国本土的一半。

但效果却非常明显,9月份,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1.5万台,同比猛增178.5%,一举超越了极氪、哪吒等国内热门品牌。而根据上汽大众的官方数据,9月份ID.家族的订单量超过了2万辆,其中光是ID.3的订单就达到了1.5万辆。不管怎么说,经过这一波壮士断腕,上汽大众的新能源板块终于“活”过来了。

贾健旭也公布了另一大计划,那就是从明年的第一季度开始,上汽大众将在ID.家族系列中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这一举措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ID.3的单车成本将下降1.9万元,这无疑给了上汽大众更多的操作空间。

除此之外,上汽大众已经主动跟德国大众提出要引进ID. Buzz,这是一款有情怀的车。作为少有的“复刻”车型,ID. Buzz的造型和性能在德国本土饱受好评。贾健旭的说法更加直接,就是“要把上汽大众的USPDNA打造出来”。

ID.3卖实用,ID. Buzz卖情怀,这是上汽大众短期内的“一高一低”,确保在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但想要回复上汽大众昔日的荣光,仅靠这两款车显然是不够的。

上汽大众必须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与华为、特斯拉这样的巨头交锋,才能真正取得市场话语权。这也是贾健旭要求更多自由度的原因,因为德国本土已经没法在技术层面“输血”。

大洗牌,大部分合资企业将消亡?

最近,有传言马自达将退出中国市场。这种可能性倒是不大,毕竟马自达刚刚还推出了“救星”CX-50,不大可能这么快就直接缴械投降。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大部分的二三线合资品牌的生存环境都不大好。

原因倒也不复杂,这些品牌速来以“不听劝”著称,而且市场反馈普遍较慢。在竞争相对小的燃油车时代尚能生存,但在如今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几乎只有落后挨打的份。

像上汽大众、广汽本田这样的一线合资企业,情况要稍微好一些。毕竟它们政策更灵活,也更贴近国内市场。像上汽大众的朗逸,广汽本田的冠道,都是国内的合资公司自主开发的,却因为完美契合国人的需求和审美,成功成为重点车型。

但这些合资企业的能力也就仅此而已了,让它们像华为一样投资几百亿做智能驾驶,或者像极氪一样投资几百亿开发全新的电气化平台,这些企业显然是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权限。

这也是贾健旭喊话德国大众的关键,“合资企业有两方,双方需要大量的沟通和交流,对开发效率、产品更新效率都是挑战”,而市场的需求确是要以更快的速度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变化。

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合资企业才有出路,而未来的两三年确实是最后的窗口期。

功夫拍案

看了贾健旭的关于合资企业生命周期只剩下两年的言论,业内很多人都吓了一跳。实际上目前国内市场的变化,已经超过了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期。

往前推五年,没人想到一款25万+的国产车,能够在一夜之间拿下5万+的订单。往前推两年,没人想到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一夜之间做到近40%,比亚迪开始冲击300万的年销量,甚至可以“单挑”南北大众。

太多的想不到,已经把合资车企们逼到了墙角。如果能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许能够存活下去,甚至在将来“go big”。否则的话,就会像曾经的诺基亚,抑或是日系家电一样,留下的只是回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文

  • 小鹏G9:听人劝,吃饱饭 小鹏G9:听人劝

    刚上市两天就重新梳理车型命名与配置规划,小鹏G9的这番操作放在汽车圈里可...

  • 全新smart精灵#1首批交付盛大开启 全新smart精

    不负期待,如约而至。今日,作为新奢纯电汽车科技品牌 smart...

  • 只此青绿吉利星瑞2023款登陆重庆,11.37万元起能否拿下A+市场? 只此青绿吉利星瑞

    今年的雾都在经历过夏季的高温之后,却早早的在初秋的9月带来了丝丝凉意。不...

  • 福特“小猛禽”确定国产,价格简直不要太亲民 福特“小猛禽”确

    严格来讲,以前皮卡在国内并没有太大市场,但随着皮卡在各地的解禁,在国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