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您的位置:首页 >快讯 > 正文

OTA市场保持增长,15-25万元仍有增量空间汽车OTA知多少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深度转型,汽车OTA技术作为连接硬件迭代与软件生态的核心载体,已成为车企重构用户体验、延伸服务价值链的关键战场。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2024年,国内乘用车OTA技术的装配量与渗透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装配量增至1727.5万辆,同比增长29.3%,渗透率提升至75.4%,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市场对OTA技术的需求快速扩大,车企技术应用加速普及。

从技术类型看,2024年FOTA方案占比接近8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车企更注重通过硬件层面的远程升级提升车辆性能,为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产业整体处于硬件升级阶段。

总的来说,OTA的高渗透率与装配量的持续增长共同印证了行业正从基础功能向深度智能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OTA技术的应用在不同领域呈现显著特征,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挑战亦呈现出新的动态。

分品牌来看,2024年乘用车市场中,OTA技术的应用呈现显著分化。新势力品牌整体表现突出,特斯拉、理想、问界、零跑等品牌的OTA渗透率均达到100%,其中特斯拉搭载量为66.2万辆,理想搭载量50.4万辆。这些新势力车企将OTA作为核心卖点之一,技术标配化已成为行业标杆。

传统自主品牌中,2024年比亚迪以164.7万辆的搭载量和99.7%的渗透率接近全面普及,吉利则以86.9%的渗透率和177.2万辆的搭载量,位居前列。上汽搭载量147.5万辆,渗透率48.0%,排名第三。整体来看,传统自主品牌渗透率较高,少数车企如上汽、一汽(36.4%)较低,显示出企业间战略重心与资源分配的差异。

外资品牌内部差异显著,2024年,本田OTA搭载量78.0万辆,渗透率90.9%、宝马搭载量59.9万辆,渗透率97.3%、奔驰56.9万辆,渗透率96.8%,以及福特搭载量15.4万辆,渗透率97.5%,渗透率相对较高,显示出这些车企在OTA配置上的积极布局。而丰田、大众(搭载量60.8万辆,渗透率28.6%)和现代(搭载量5.2万辆,渗透率35.0%)渗透率偏低,外资品牌渗透率整体呈现两极分化的特征。

整体而言,新势力品牌OTA 技术成为标配,是其智能化竞争的核心标签,自主品牌头部企业加速渗透,而外资品牌中部分传统车企亟待提升OTA覆盖率以应对市场竞争。

从价格区间看,2024年国内乘用车OTA已经覆盖全价格段,35万元以上高端车型的OTA几乎是标配。具体来看,35-40万元、50-60万元及60万元以上价格段的渗透率分别达到91.6%、95.1%和98.4%,搭载量分别达到70.5万辆、28万辆和11.7万辆,显示出OTA技术的普及趋于饱和。10-15万元车型OTA搭载量576.1万辆,渗透率达到83.3%,在主流价格段中智能化普及度较高。

相比之下,15-20万元和20-25万元价格段的渗透率分别为77.9%和76.7%,搭载量分别为354.1万辆和216.0万辆。作为消费主力区间,这两个价格区间渗透率均低于80%,显示出较大的增长潜力,有望成为未来车企加强技术应用的关键领域。10万元以下区间渗透率仅为57.6%,搭载量184.9万辆,反映出成本压力下OTA普及的相对滞后。

从2024年OTA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比亚迪以18.93%的市场份额占据重要地位,凸显主机厂自研模式优势,依托旗下腾势、方程豹等车型大规模搭载OTA。供应商企业如艾拉比、哈曼(6.93%)、亿咖通(6.39%)等凭借技术服务占据市场,同时长安汽车、特斯拉、理想汽车等主机厂也通过自研掌握核心技术。其他OTA厂商合计占比20.9%,体现OTA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

2024年OTA主流供应商配套情况可分为三类,显示出供应商主导、主机厂自研与多方协同合作并存的多元化特征。

供应商领域,艾拉比以国内自主企业的身份占据核心地位,凭借完善的OTA开发能力和成本优势以及高效的服务流程,覆盖问界、埃安、吉利等品牌;哈曼通过与特斯拉的合作渗透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市场,成为第一梯队中少有的外资企业。总体市场份额相对集中,各供应商拥有完善的客户资源。

主机厂自研方面,比亚迪通过子公司和合资公司全面掌控OTA技术,服务于腾势、方程豹等自有品牌。长安、特斯拉及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则均采用自研模式,专注于自有车型的技术迭代,特斯拉尤其通过全球化经验强化本土化适配。

协同合作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生态。主要依据主机厂需求,选择多供应商合作的供应模式,以匹配个性化、多样化的OTA升级需求。艾拉比与亿咖通合作覆盖吉利、几何、领克等多品牌,斑马智行与零束联手支持智己车型,凸显跨行业资源整合的趋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文

  • 小鹏G9:听人劝,吃饱饭 小鹏G9:听人劝

    刚上市两天就重新梳理车型命名与配置规划,小鹏G9的这番操作放在汽车圈里可...

  • 全新smart精灵#1首批交付盛大开启 全新smart精

    不负期待,如约而至。今日,作为新奢纯电汽车科技品牌 smart...

  • 只此青绿吉利星瑞2023款登陆重庆,11.37万元起能否拿下A+市场? 只此青绿吉利星瑞

    今年的雾都在经历过夏季的高温之后,却早早的在初秋的9月带来了丝丝凉意。不...

  • 福特“小猛禽”确定国产,价格简直不要太亲民 福特“小猛禽”确

    严格来讲,以前皮卡在国内并没有太大市场,但随着皮卡在各地的解禁,在国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