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73名少年乐手在指挥家张橹的带领下登上上海夏季音乐节,以气势磅礴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四乐章,为上海夏季音乐节学生节日乐团的十周岁生日献上一份礼物。
每年夏天,学生节日乐团都会公开招募,集结新的队员,经过紧张的排练后登台演出。十年来,它点燃了700多名青少年的音乐梦,实现他们的舞台梦想,见证了他们的蜕变。
一周,改头换面
今年,上海夏季音乐节学生节日乐团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0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却要挑战连职业乐团都视为挑战的贝多芬交响曲。
来自青岛的16岁长号手郑植就是其中一员,为了参加这次演出,他和父母特意在上海租了间小公寓。“指挥教会我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对音乐本质的理解。”郑植说,“这一周密集排练的收获,比平时半年都多。”
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初二学生孙尽之看来,这个乐团最珍贵的是它创造的成长空间。去年第一次参加就成为长笛首席的他,今年不仅卫冕,还在独奏段落中展现了令人惊艳的表现力。
15岁的大提琴副首席瞿子轩已经连续三年参加乐团,从初出茅庐的新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乐手。“在这里,我学会了用眼睛倾听指挥,用琴弦与同伴对话。”这位正在准备申请英美名校的学霸说,“音乐培养的专注力和团队意识,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
乐团的“动态竞争”机制让每个孩子都时刻保持进取心。“首席可能连降几档,但正是这种锤炼让人快速进步。”项目负责人刘丽洁说,这种机制下,孩子们不仅提升了琴技,更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调整心态。
今年的曲目彰显了乐团十年来的艺术积累与突破。前几天,在同一方舞台上,长野健刚指挥汉堡国家爱乐乐团演出了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学生节日乐团成功拿下第四乐章,指挥张橹也为孩子们“一周时间改头换面”的进步速度感到惊讶。
十年,点亮星光
在排练厅里,上海交响乐团小号首席夏非看着眼前的少年们,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1980年代末,夏非曾参加南洋模范中学乐团的暑期集训,当时的指挥正是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如今,张国勇之子张橹执棒的学生乐团中,又有几位来自南模的学子,这种奇妙的传承让夏非感慨万千。
“那时候我们住在学校打地铺,只有电风扇。”夏非回忆道,“但那种纯粹的音乐快乐,至今难忘。”正是那次集训,让原本独自在家练习的夏非第一次感受到合奏的魅力,最终促使他走上职业音乐家的道路。如今作为指导老师,他总爱用“螺丝钉”的比喻来教导孩子们:“交响乐中每个人都很重要,位置对了,音乐的颜色就对了。”
十年来,夏季音乐节学生节日乐团不仅点燃了许多音乐的火种,更见证了中国青少年美育教育的蓬勃发展。十周年,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在曲目上,乐团或将进行更多创新尝试。
“十年来,700多位青少年在这里,用琴弦编织梦想,用音乐对话星辰。”团长周平说,上海交响乐团始终坚持“音乐育人”的初心,站在新十年的起点,她希望,孩子们永远保持对音乐最本真的热爱,“这个世界需要你们用音乐搭建理解的桥梁、用艺术之光驱散隔阂。”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9月24日,中国荣威全新第三代RX5试乘试驾品鉴会在郑州赛卡国际卡丁车俱...
《车矩阵》报道:想买进口版宝马X5抓紧了!宝马中国官网9月22日显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