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路变得越来越热闹了。
包括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换电运营商、能源行业在内的玩家,几乎抵挡不住换电市场的“诱惑”,不断加入。
汽车企业应该是进入电交市场数量最多的行业之一。一汽、SAIC、长安、北汽、广汽、东风、吉利、蔚来等大部分车企已经进入市场,比亚迪、小鹏也蠢蠢欲动。企业的目的很明确:抢占电交市场资源,占领高地。
处于发展前沿的电力交易市场尚未形成市场结构。谁要是能率先实现突破,不仅有望当头,甚至可能成为电交市场的标准制定者,从而帮助整个阵地更上一层楼。
涌入电力交易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余家车企进入电路换电。
在众多汽车公司中,BAIC应该是先行者之一。早在2016年,BAIC就联手中石化、奥东新能源、上海电霸等企业,在京建设了首批10座充换电站。北汽早期的换电车型都是针对B端市场的。2018年后开始面向私人消费市场开展换电业务。不过当时只发布了一款欧盟快换版车型。该机型提供电池租赁服务,月租458元(电池费用5万元)。
北汽换电技术进入4.0版本,换电全程时间缩短至1分30秒,每天可换500辆车。
当BAIC进入电力交易市场时,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较低,电力交易市场也缺乏吸引力。直到最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上升(目前为22.9%),私人消费市场的兴起,以及出行和物流市场的发展变化(无人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换电技术等。已经渗透到商用车市场),多元化的能源补充需求增加,换电模式进入视野。
如果说BAIC换电主要是服务B端客户,那么蔚来推出Baas换电租赁服务模式,自建换电站,就是为了解决用户的能源补充焦虑。2018年,蔚来建成了第一个换电站,收费标准原本是180元/次,后改为“电费+服务费”。目前,蔚来已建成1103座电站,蔚来用户换电超过1200万次。
蔚来曾宣布,家里充电桩、换电、一键上电、沿路充电等四种上电方式,超50%来自换电。今年7月,蔚来发布了第三代替代电站,相比第二代具有容量大、效率高的优势。预计今年年底发布。
与蔚来相比,吉利、广汽、SAIC等大部分车企都希望实现“B+C”两大市场的全覆盖。这些大车企的布局优势是拥有出行品牌,手握大量出行订单。在出行市场和网约车市场,推动电动汽车的更新换代更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其中吉利落地更快,枫叶80V和枫叶60S两款换电车型已经在旗下曹操出行和锐蓝品牌落地。瑞品牌成立仅几个月,累计销量已达2.7万辆,拿下重庆出租车市场订单。
结合SAIC和广汽在B端市场的表现,换电车型落地后可能会有一定的订单量。据知情人士透露,SAIC荣威被视为滴滴出行在上海的“专车”。其在广汽阿亚恩的B端市场份额占比超过40%。另外,两大车企也有自己的出行品牌,应该也会带来一些内部订单。
换电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换电站的建设。在这方面,车企一般同时采用“自建+合作”的方式。比如吉利建了100个电站,但同时通过和其他领域的企业合作,签约了1000个电站。一汽、SAIC、广汽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车企与其他领域的企业合作,不仅可以降低建站成本,还可以加快铺设速度。
目标:抢占资源。
各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加快布局权力更迭赛道,以求提前抢占资源。“进入市场较晚,新建和更换电站的申请可能会更加严格”,有业内人士表示。
政策是推动电力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19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换电政策的支持力度,涵盖换电模式应用、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换电站建设、换电模式补贴等多个方面。2021年《政府报告》提到要增加电站换电设施。今年6月,《城乡建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进社区充换电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各地换电项目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且多为“真金白银”。如重庆给予每站最高80万元的补贴;海南将给予最高4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成都将按照200元/千瓦、300元/千瓦给予建设补贴,单个充换电站一次性补贴最高500万元。政策支持激发了相关企业进入换电电路的信心。
不仅如此,换电技术还有场景优势。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在充电条件不方便、充电速度慢的情况下,换电比较合适。对于用户来说,选择换电模式降低了购车成本。比如在蔚来选择baaS租车模式的用户,购车成本可以降低7万元。这种换电方式还具有利用峰谷功率差降低充电成本、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优点。
再加上政策和使用场景的优势,换电技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2021年,全国建成换电站约1406座,换电站设备规模达到45亿台,均实现了双速增长。有机构预测,2025年电交所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考虑到电动替代车的适用场景,可能会逐渐从商用车过渡到乘用车市场。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指出,换电技术对电池标准化要求更高,而出行、物流等大型市场需求更大,如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卡车等。
有机构表示,今年是重卡转行的第一年。原因是重卡主要工作在封闭路段、短道运输、干线运输等场景,具有推广应用换电技术的效率成本和场景优势。因此,换电重卡市场变得火热。一汽、SAIC、北汽、东风等重卡换电车型相继落地。例如,北汽福田首批兰芝换电重卡已于今年7月交付。
吉利也盯上了电动替代重卡市场。去年11月,旗下远程汽车发布了换电重卡——远程之星h,或许吉利是想通过进军换电重卡来增加自己抢占换电市场制高点的筹码。
“突破”并不容易。
在一段时间内,换电市场的发展重点可能是商用车市场,因为很难推动私人消费市场。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以乘用车业务为主的车企来说,要成为电交市场的掌门人并不容易。
在私人消费市场,充电是主要方式,换电技术更多的是起到“辅助”作用。在高速公路、充电不便等特殊场景下,换电技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但这些场景基本都是由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公司“主导”。
对于电交市场,中石化等志在必得。上述资深分析师表示,国家电网、中石化等企业有土地和场景优势。比如中石化在市区高速和主干道都有加油站。这些企业在布局电力交易市场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同理,中石化、国家电网等企业几乎成了车企进入换电市场无法回避的合作伙伴。
一方面是因为电站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根据各车企2025年充换电站的规划,几乎都是一百个。与其他相关企业合作建设电站可以降低成本,既包括电池成本(由于原材料等因素的上涨,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例提高到40%-60%),也包括建站成本。
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加快电站铺设速度。比如,车企可以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换电产品,电池企业可以提供符合车企要求的换电电池,能源企业可以利用场景优势,提供一个集加油、充电、换电于一体的生态服务场所。
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也可能导致冲突,因为大部分进入者都是以成为电力交易所市场的标准制定者为目标,所以本质上还是竞争关系。涉及成本分摊、资源分配、话语权、战略决策等。,合作企业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毕竟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石化等合作车企可不止一家。
家用电动替代车普及的另一大难题——没有统一的电池组标准。各车企车辆平台不同,导致各车电池规格和电池组尺寸难以统一,换电站无法跨平台使用,不利于换电站成本降低和换电站车型普及。
然而,当家用电力交换市场遇到推广问题时,充电技术正在迅速升级。现在很多车企都在陆续押注800V快充技术。例如,小鹏的800V快充技术即将应用于G9车型,可将充电时间缩短10%-80%,至15分钟以内。随着快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家庭换电市场的规模可能会受到影响。
如果家用换电车难以实现规模效应,车企要想在换电市场突围就更难掌握话语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9月24日,中国荣威全新第三代RX5试乘试驾品鉴会在郑州赛卡国际卡丁车俱...
《车矩阵》报道:想买进口版宝马X5抓紧了!宝马中国官网9月22日显示,进...